在《海边的卡夫卡》的开篇引子里,有这样一段话: 某种情况下,命运这东西类似不断改变前进方向的局部沙尘暴。你变换脚步力图避开它,不料沙尘暴就像配合你似的同样变换脚步。你再次变换脚步,沙尘暴也变换脚步——如此无数次周而复始,恰如黎明前同死神一起跳的不吉利的舞。这是因为,沙尘暴不是来自远处什么地方的两不相关的什么。就是说,那家伙是你本身,是你本身中的什么。所以你能做的,不外乎乖乖地径直跨入那片沙尘暴之中,紧紧捂住眼睛耳朵以免沙尘进入,一步一步从中穿过。那里面大概没有太阳,没有月亮,没有方向,有时甚至没有时间,惟有碎骨一样细细白白的沙尘在高空盘旋——就想像那样的沙尘暴。
从负到正的人生——《无职转生 ~到了异世界就拿出真本事~》漫评
一切都要从一位朋友给我发的视频说起:
人终究是要与自己和解——《物语系列》漫评
早在上个学期,我就已经在室友的安利下开始了物语系列漫长的补番之路,中间又断断续续地追了几部新番、看了几部老番,终于在半年之后看到了这里。故事从阿良良木遇到羽川翼和吸血鬼开始,到最后拯救忍野扇、高中毕业作为结束。这其中发生的诸多志异怪谈让人印象深刻。古今中外的神话或者奇幻故事大多都来自于人们内心的痛苦与纠结,就像相由心生,心中的积郁、不满等情绪积攒过多,通过想象、非现实的形式展现出来,自然就成了人们口中的故事,西尾维新在这一点上也不例外。
回不去的高中与不愿结束的大学——《ReLIFE》漫评
最近赶上番荒,在室友的强力安利下补完了《ReLIFE》。在看之前我大致浏览了一下它的声优表,惊奇地发现这都是大佬级的配置,想必番剧本身也不会让我失望。不过说句实在话,在看完前几话的时候我是真的有一股弃坑的冲动。和之前看过的作品相比,这部番的作画质量堪忧,各种诡异的钢琴BGM在不合时宜的地方出现更人让我在看番的时候提心吊胆,此外,第2话ED完全不顾时长考虑地戛然而止更是让它在我心中的评分一跌再跌。不过后来听室友说这部番本来就经费不足,最后的完结篇还是粉丝众筹出来的,于是我就继续耐着性子把它补完了。
我也曾骑车远行——《蜂蜜与四叶草》漫评
为了求学,我离开了生活了18年的故乡,来到了离家1000多公里的之外的北京。刚来的第一年,我像个乡里娃(也确实是个乡里娃)一样好奇地打量着这座城市。虽然学校在沙河,每次坐地铁进城都要花一个多小时,但我仍抽出周末的时间、提前规划好路线,游遍了北京的大部分景点。到了大二,兴致逐渐消磨,也渐渐不愿意出校门、花费那么长时间进城,也慢慢变成“老油条”,成天想着快点上完课写完作业就可以干自己的事了,但什么是自己的事?我不知道。
小众神作是不是圈内人的自嗨?——《三月的狮子》漫评
纵观Bangumi(BGM)榜单的前十名作品,《三月的狮子》是其中离我们最近的,甚至曾一度冲至榜单第6名,其他作品大多都集中在2000年前后,诞生于业界所称的黄金时期。
蔷薇色的青春——《冰菓》漫评
在B站追番期间曾几次在侧边的推荐栏看到了《冰菓》,但对于这部名字起的不明不白的番,我却从来没有点开看过。直到前一段时间,偶然间了解到因为某些原因,B站删除了《冰菓》里的一些情节。“我很好奇”,这究竟是怎样的一段剧情呢?于是,我的补番之路就此开始。但当我看了3集之后,这段剧情是什么对我来说已经不重要,我也不在乎了。
我和“我”——《四畳半神话大系》漫评
世界上总有一些令人惊叹的天才的组合,比如:虚渊玄和新房昭之,再比如:森见登美彦和汤浅政明。为什么我要举着两个组合的例子?因为这两个组合所分别创作的《四畳半神话大系》(2010)和《魔法少女小圆》(2011)是唯二的两个获得日本文化厅艺术祭大赏(又简称为文化厅大赏)的电视动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