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评

一封写给平凡的奋斗者们的love letter——《白箱》漫评

再次提起笔(敲起键盘)来才发现,距离上一次写漫评已经2个月了。这期间由于一直在忙着保研相关的事情,一直没能静下心来好好番、写漫评。但当保研终于结束、开始补《白箱》的时候才发现,命运又是如此的巧合,坂木静香的经历与我的保研经历何其相似,以至于在看到第23话,静香终于能有机会配音时,我也和喵森一样激动地留下了眼泪。

漫评

我也曾骑车远行——《蜂蜜与四叶草》漫评

为了求学,我离开了生活了18年的故乡,来到了离家1000多公里的之外的北京。刚来的第一年,我像个乡里娃(也确实是个乡里娃)一样好奇地打量着这座城市。虽然学校在沙河,每次坐地铁进城都要花一个多小时,但我仍抽出周末的时间、提前规划好路线,游遍了北京的大部分景点。到了大二,兴致逐渐消磨,也渐渐不愿意出校门、花费那么长时间进城,也慢慢变成“老油条”,成天想着快点上完课写完作业就可以干自己的事了,但什么是自己的事?我不知道。

漫评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千年女优》漫评

高中时期因为一些机缘巧合,带着点赌气和炫耀的味道,抽每天早读时间把《长恨歌》背了下来,这不是一篇必背篇目,更不在高考范围。初读的时候只觉得白居易确实诗如其名,写得很直白,辞藻华丽,有些句子像“春风桃李花开夜,秋雨梧桐叶落时”读起来朗朗上口,说不定写作文时可以改改用用,没想到几年后能在某个晚上看完一部电影后突然从脑子中冒出其中的一句诗,能够如此贴合我的心境,这或许也是学语文带给我的一点惊喜吧。

影评

作于电影上映的第四天——《流浪地球》影评

本文作于2019年2月8日晚至9日凌晨,也就是《流浪地球》上映的第4天,仍然可以清楚得记得当天晚上看完电影回到家后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熬夜用手机敲下了这3000字的影评,如今正值B站上线《流浪地球》,心中的激动之情仍然溢于言表,而且也是从看过这部电影之后,我才渐渐开始写长篇影评漫评。虽然现在再看感觉很多地方都是罗列事实,缺少分析,但仍想发出来作为存留。

漫评

从攻壳机动队STAND ALONE COMPLEX探讨Stand Alone Complex——《攻壳机动队: Stand Alone Complex》漫评

作者按:随着信息化的推进,个体之间对于信息获取的能力差异或者信息量也在急剧减小。虽然其中裹挟的大部分都是信噪比较低的信息,但也难免有人在其中夹杂自己的观点。作为感性物的人类在面对这些信息的时候很难不受其影响,表面上看每个人都是出自自己的独立思考,然后由于SAC的存在而产生了主流意识,但实际上真正的主流并不是大部分人的主流,而是看上去是大部分人的主流。而与之相反的,塔奇克马却能够依靠自己的数据分析能力做到近乎完全的中立和独立思考,即使面对着全面的经验知识共享这种SAC必定会诞生的土壤,却最终产生了个体的差异性,不得不说也是一种讽刺。

漫评

蔷薇色的青春——《冰菓》漫评

在B站追番期间曾几次在侧边的推荐栏看到了《冰菓》,但对于这部名字起的不明不白的番,我却从来没有点开看过。直到前一段时间,偶然间了解到因为某些原因,B站删除了《冰菓》里的一些情节。“我很好奇”,这究竟是怎样的一段剧情呢?于是,我的补番之路就此开始。但当我看了3集之后,这段剧情是什么对我来说已经不重要,我也不在乎了。

漫评

我和“我”——《四畳半神话大系》漫评

世界上总有一些令人惊叹的天才的组合,比如:虚渊玄和新房昭之,再比如:森见登美彦和汤浅政明。为什么我要举着两个组合的例子?因为这两个组合所分别创作的《四畳半神话大系》(2010)和《魔法少女小圆》(2011)是唯二的两个获得日本文化厅艺术祭大赏(又简称为文化厅大赏)的电视动画作品。

技术

建站完成

配置评论区稍微花了点功夫 花了快一个小时的时间来研究显示网站logo,最后发现是系统不能解析png,换成jpg秒解决 总之是建好自己的网站了,可喜可贺,可喜可贺 站内所有除文章内容以外的图片,都是使用stable diffusion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