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了这盆铁锅炖——《混沌武士》漫评

  1. 1. 一、历史与现代的融合
  2. 2. 二、武士的哀歌与人性的复苏
  3. 3. 参考资料

杂炒(チャンプルー)是冲绳方言“混杂物”之意,配料也不限于蔬菜和豆腐。原本是一类冲绳的家常菜,由便宜的日常豆腐和腌制的猪肉等食材添加到蔬菜中制成。

从维基百科的这段释义可以看出,champloo大概类似我们国家的铁锅炖、大杂烩、火锅这一类食物。正好最近在二刷《混沌武士》期间,跟室友一起吃了一次铁锅炖,有感而发,于是想给这部播出时间接近20年前、我认为的渡边幸一郎的最优秀的作品,写一篇漫评。

还记得这部作品是我在大四上学期,刚忙完保研的时候,室友推荐我看的。当时看完就被这部作品震撼到了,当即在Bangumi上给它打了10分。这种震撼感是很难用语言来形容的,因为它是一种带有混乱、让人在看完之后摸不着头脑的震撼,类似的难以形容的感觉我在看《少女歌剧》的时候也体验过,但《少女歌剧》的混乱感更多地表现在演出手法上,整部作品的主题是相对明晰的,而《混沌武士》的混乱感则更多是在主题的大杂烩上。这其中,有传统武士道精神做的鹅、亲情做的土豆、友情做的豆腐、爱情做的酸菜,再点缀上奇幻氛围做的金针菇、流行文化做的豆皮,最后全都炖在名为公路片的浓汤中,散发着成长的香气。实在让人欲罢不能,吃了一口就想直接干了这一盆铁锅炖。

一、历史与现代的融合

我在第一次看《混沌武士》的时候,对于江户时期的日本历史了解并不多,尤其是与主线故事联系密切的岛原之乱更是从来没有听说过。但是这几年看了几部和明朝历史相关的书,比如:《明朝那些事》、《万历十五年》、《临高启明》、以及《临高启明》的优秀同人《黑尔的野望》,对明末的日本历史、以及天主教在东亚地区的发展有了一定的了解,再回过头来看《混沌武士》才更加体会到这部作品对历史的neta和解构的乐趣。虽然整部作品的剧情是偏荒诞喜剧向的,但仔细观察会发现剧中经常出现的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场景,以及僧兵、朝廷密探、藩属等势力都是当时真实历史的写照。但是制作一部严肃的历史正剧,显然不是渡边信一郎想干的。

开始做的时候是很想做成一部荒诞些的作品,结果完全做成虚伪时代剧了(笑)。这样比较有趣。而且,江户时代有很多有趣的元素,我都考虑加入这里面。提到江户时代,我想表现的是对于那些被社会放逐、无视社会法律的人,也就是浪人。我对这些人有着浓厚的兴趣。虽然通过TV动画表现他们比较困难,但是我尽量描绘了。各种各样的人就会有各种各样的生存方式,但是真正实行起来就很困难了。我想,当观众看到这些人物时能想到“还有这样的活法啊”,这就够了。

从某种角度来说,对于这类将现代元素融合到历史背景中的作品,对于历史的考据越严格、对历史细节的还原度越高,反而更能与其中杂糅的现代元素形成对比,从而提升整部作品的荒诞感和喜剧性。在“马耳东风”中,将菱川师宣和梵高、高更扯在一起、在“文武两道”戏仿安迪·沃霍尔发掘让·米切尔·巴斯奎特,在“一球入魂”中将黑船事件提前200年并以动漫常见题材“棒球”为主线,都是让观众津津乐道、喜闻乐见的情节,同时也丰富了作品的主题。

此外,将美国的hip-hop与日本武士结合在一起,是任何一个对《混沌武士》的评价都绕不开的话题,而且渡边信一郎作为一个对于音乐有着极高品味的动画监督,他的每一部作品都有着独特的音乐特点。但是作为一部上映距今快有20年的作品,已经有无数人从鉴赏过这部作品的音乐,再加上我自己对hip-hop并不是很了解,这里就不再多作讨论,而是放上一个视频来供大家参考。

我恨《混沌武士》,它剥夺了我忍耐平庸动画的能力【银屏系】丨机核

这种将现代音乐与历史相结合的作品并不是最后一部,去年上映的汤浅政明的《犬王》也是大受好评,具体可以参考我之前写的一篇漫评

他们曾经活过啊——《犬王》漫评

二、武士的哀歌与人性的复苏

“武士”日本影视作品历史中十分常见的题材。渡边也自称受到了上世纪70年代的武士电影的巨大影响,但我相信,他肯定也受到了一部上世纪50年代的电影——《七武士》,的影响。从人物设定上看,任何一个看过这两部作品的人都会很自然地将无幻和菊千代、仁和久藏联想到一起。前面的两个都是勇猛、重感情、头脑简单、爱逞强的人,后面两个则都是武艺高超、沉默寡言、克己的人。从内核上看,两部作品都隐隐流露出武士阶层的没落,以及对这种没落的惋惜之情。


第25话12分57秒

首先是技术上的。《七武士》的故事发生在日本的战国时代,但是火绳枪(在日本称为“铁炮”)已经相当普遍,以至于一伙几十人规模的山贼都能拥有,而7个武士中战死的4个人都是死于中枪。《混沌武士》则发生在战国之后的江户时代,火枪必然更加普及,剧中海盗以及基督徒使用的火枪虽然有些夸张,但是也足以反应时代趋势。再强的武艺,赢不了武士的宿命,敌不过时代的枪火。
其次,从社会结构来看,武士阶层依附于藩主,而藩主又听命于幕府将军,仍然是典型的封建社会。但是在17世纪的日本,商品经济开始发展,资本主义的萌芽也开始出现,商人阶层在日本的地位比中国要好不少。所以,在《七武士》中才会出现最为底层的农民出钱雇佣武士,以及《混沌武士》中雇佣浪人作为保镖的情节。此时的武士已经不再是之前那种只忠实于一个君主、比平民百姓高一等的传统形象,而是开始向世俗、向生活妥协。




第25话12分30秒

最后就是武士精神的消逝。当传统的封建阶层开始受到冲击、人人都开始向“钱”看齐、曾经征战一方的藩主也开始明哲保身的时候,传统的武士精神:义、勇、仁、礼、诚、名誉、忠义、克己还能保留多少呢?仁是一个很典型的传统武士,但是武士精神已经成为了他的枷锁,使他感到迷茫。


第12话17分39秒

至于无幻,战斗时丝毫没有武士的样子,为了胜利不惜使用各种下三滥的手段,完全是一副地痞流氓的样子(虽然他本身就是海盗出身,这样说好像也没错)。写到这里,不禁想起了《临高启明》的又一个优秀的同人作品《救镖》,其中对于镖师这一行业的没落的描写,与这两部作品如出一辙。

虽然两部作品都表达了对逝去武士阶级的伤感,但是也都表达了对脱去武士的外壳、存留下来的“勇敢、情义”等身为人所具有的光辉品质的赞美:虽然我找不到一个可以效忠的君主,但是我仍然可以找到想要保护的人,从而再次获得了挥刀的理由。在《七武士》中是患难与共的村民,在《混沌武士》中则是风。当曾经只是作为藩主附庸的武士不再高高在上,而是平等地对待每个人的时候,武士自然会挣脱武士精神带来的枷锁,迎来人性的复苏和作为人的新生。

最后还是想简单谈谈对于结局的理解,从第一话开始“寻找向日葵武士”就作为三人联盟存在的理由以及最终的目标,贯穿整部作品,但直到最后,我们才知道,这个理由从一开始就是个谎言。这似乎是渡边在告诉我们:虽然作品的主题是寻找,但每个人寻找的东西却并不相同。在故事的最后,三个人都找到了自己想要的,同时和过去的自己做个了断,三人联盟存在的理由自然也就不存在了。

我喜欢看公路片,正如我喜欢旅行一样,因为路途的风景和遇到的人都在不断变化,每次打开新的一集或者每天睁开眼,看到的一切都是新的。虽然我知道无论是动漫、电影,还是旅行都有结束的时候,任何一个牢不可破的联盟都有分别的时候,但我在看动漫时的感受、旅途中的经历,确实是无可替代的最宝贵的东西。就好像我们每次旅行最后都是要回到出发点,但我们并不是为了回到出发点才去旅行。


参考资料

[1] fai andy. 知乎回答.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2399605/answer/21247565
[2] 银屏系漫游指南. 我恨《混沌武士》,它剥夺了我忍耐平庸动画的能力【银屏系】丨机核.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JM4y1Z7Bt/
[3] 苏上坡. 旅人的离歌,有关宿命的隐喻. 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3129929/
[4] 匿名. 混沌武士 Cowboy Bebop归来?[J]. 少年人生(新干线),2004(16):7-12.
[5] BENZON L W. Postmodern Is Old Hat: Samurai Champloo[J]. Mechademia,2008,3.
[6] 维基百科. 冲绳杂炒.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6%B2%E7%BB%B3%E6%9D%82%E7%82%92
[7] 动画魂-Anitama. Anitama放:武士有嘻哈,渡边信一郎与他的《混沌武士》.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fE411675A/
[8] 白石春子. 久藏之死. 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9496564/


本文于2023年10月16日首发于B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