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不要“像”死而生——《佐贺偶像是传奇》漫评

  1. 1. 参考资料

坦率说,偶像番在本就已经小众的番剧圈子里更是一个小众的存在。大家常听说的热门IP,比如:《偶像大师》、《LoveLive!》、《BanG Dream!》等等(在我看来《轻音少女》算日常番),在bangumi上的追番人数以及评分也都相对弱势(不过作为业界鼻祖的《偶像大师》第一季反响很不错)。究其原因,我认为有如下几点:

  1. 偶像番剧情同质化严重。尤其是以团队组合为卖点的偶像番的冲突和矛盾都集中在同一团队内部、团队与外界、以及不同团队之间,而为了凸显人物的性格,往往会对人物的部分言行进行夸张处理,而大千世界的形形色色的性格无外乎就几类,所以冲突矛盾很容易雷同。此外,偶像番往往将live作为剧情的高潮和终结点,从而导致故事剧情很容易雷同;
  2. 偶像番最重要的组成部分live演出的制作十分考验制作团队的技术。众所周知,通过2D手绘来表现live演出是很烧钱的事,人物的动作、口型甚至衣服、头发的摆动在作画时都要考虑到,除此以外,整场live的分镜、运镜也很考验导演的功底。所以目前多数偶像番都是将3D live置于2D舞台上,这样就又产生了新的问题——违和感,此外,3D模型虽然可以复用,但建模的精细度与还原度也是大问题(可以参考《佐贺偶像是传奇》第一季第3集的live);

第一季第3集16分21秒 可以很明显感觉到3D模型与2D场景的割裂感,从人物的服装以及头发也能看出建模不够细致

  1. 对于偶像内涵的诠释容易浮于表面,导致剧情深度不够。参考百度百科中对于“偶像”一词的定义:

偶像(アイドル,Idol),是一种职业或身份,也是对艺人的一种称呼。是指从事演艺方面事业,通过展现个人魅力而受到年轻人崇拜与追捧的对象。

如何阐释“偶像”的内涵、引起观众的共鸣是对编剧水平的挑战,如果剧情不能很好得表现这一点,那么这部番就只是给早已内卷的动漫市场新增了几个会唱歌跳舞的女孩子罢了,虽然有商业价值,但终究走不远。

由此可见,制作偶像番对于资本来说是一件吃力不一定讨好的事,而上面列举的几个热门IP无一不是动画、游戏、漫画的多领域跨界组合,从而获得更高的商业利益。

但是,《佐贺偶像是传奇》却反其道而行之,成为了一部反传统、非典型的偶像番。偶像和僵尸这两个毫不相关的元素被糅合在了一起,看似荒诞,实则使人眼前一亮,而且不同时代的偶像在现代的复活也给了导演和编剧更多的发挥空间,不需要再拘泥于以往偶像番中的常见的矛盾冲突以及狭小的空间和时间中,可以从不同时代、不同的原生环境等更大的角度来进行对比,以突出其中的共性和不同,比如:纯子和爱分别代表的昭和偶像和平成偶像对于演出观念上的差别;

第一季第6集14分2秒

夕雾的个人回——佐贺事变,将明治时期和现代的佐贺进行对比,不仅交代了佐贺的历史背景,更点出了两个时代中的一些共同点(都面临着城市衰退的问题,但又都有着一批愿意拯救它而为之奔走的人)。

第二季第9集15分33秒

同样,这种背景、身份完全不相似的人聚在一起的组合也能够使创作的歌曲风格更加多样:死亡金属、rap、摇滚、歌剧等等,而且结合剧情来看也没有太大的违和感。

此外,僵尸这种反常识的设定也让制作组可以整出更多活人整不了的活。

第一季第2集17分36秒 这是字面意义上的活人整不了的活

这更加坐实了搞笑番的特点,从而能够吸引到一大批原本并不关注偶像番的群体。不过,对于真正的死宅来说,寻找每一集里的彩蛋或许是更大的乐趣吧。至于商业利益,难道剧中的带货和城市宣传难道还不够多吗?上一次看到对于小城市宣传如此到位的番剧可能还得追溯到《冰菓》之于高山市。

不过,我真正想谈的还是作品对于“偶像”内涵的阐释,而这种阐释在第二季表现得尤为明显。在第一季看完之后我就一直有一个疑惑:这个故事里的角色成长了吗?他们的人物形象以及性格发生变化了吗?而这个疑惑在第二季变得更加困扰我。两季一共24集的故事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主线回:S1E1、S1E2、S1E3、S1E10、S1E11、S1E12、S2E1、S2E7(舞舞)、S2E10、S2E11、S2E12
个人回:S1E6和S1E7(纯子和爱酱)、S1E8(莉莉)、S1E9(咲)、S2E2(咲)、S2E3和S2E4(纯子和爱酱)、S2E5(莉莉)、S2E6(多惠)、S2E8和S2E9(夕雾)
搞笑回:S1E4(狗皮膏药广告)、S1E5(DR鸡广告)

主线回的作用是交代能够推动团队发展的重大事件、同时深化辛太郎和樱的人物形象;个人回的作用深挖其他人物的背景故事,同时拓宽团队的群众基础;搞笑回的作用就是打广告(×)。

从集数上来看,主线回和个人回各11集,其中纯子和爱酱的个人回对推动团队的成长起到过一定的帮助(团队变得更加团结),其他人的个人回则帮助很小。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论断,是因为在经历过某个个人回之后,很难看出团队在下一次的表演中有什么重大变化(除了多唱一首角色歌)。再回头看主线回,在经过两季的故事后,辛太郎的变化是更加成熟稳重、更加脚踏实地(主要体现在第二季),而樱则是更加自信(主要体现在第一季),整个团队也更加团结,除此以外,很难说他们的人物形象发生了大的变化。

所以,一般番剧中常见的“成长”这一主题在这部番剧里体现得并不明显。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我在S2E7找到了答案(顺带一提,这一集的标题是neta的dance dance revolution和maimai,估计只有街机音游玩家才看的懂的梗)。S2E7也可以看做是舞舞的个人回,制作组增加了一个和樱极其相似的人物来与樱进行对比。两个人的出场方式,甚至分镜都极其相似,在遇到偶像之前都很自卑消极,在进入弗兰秀秀之前都是歌舞零基础,在进入之后也都是练习最努力的,也都最终在舞台上绽放了自己。不过,两个人之间最大的区别是,舞舞是人,而樱是僵尸。僵尸是“静止”的,他们的身体不再变化,同时也意味着他们的形象变化也很小,注定是无法跟上这个飞速变化的时代的,而由此产生的矛盾在第二季中体现尤为明显。

第二季第2集19分52秒 咲由于自己“静止”的身份而无法追求与白龙的恋情

第二季第5集13分16秒 制作组借来人之口点明了“静止”,看似在说莉莉,实则指的是整个弗兰秀秀

这里引用塔塔君Minkun的回答:

可以发现,这几集下来,这些“退场”的角色全部都在前进,弗兰秀秀却是永恒不变的,因为她们是静止的。而另一个都合主义叙事则是她们被各种原因局现在佐贺活动,她们只能是佐贺的偶像(僵尸),这一点也强调着她们无法变化的本质。她们可以是明治,可以是昭和,可以是平成,但无法成为“令和”。

再回到之前的问题,这部番剧里真的没有“成长”吗?不是的,“成长”的是整个佐贺。弗兰秀秀通过自己的演出以及与佐贺市民的交流互动,在这摊“静止”的死水里激起了一丝涟漪:莉莉的父亲放下了过去的包袱,能够重新和同事看起电视;不良少女们也放弃了暴力,转而选择用舞蹈、用赛艇来证明自己的存在;白龙放心地将广播的接力棒交给了年轻的一代;舞舞的个人转变更不必说;来人以及Iron Fill则代表了外界对于佐贺观念的转变。而在最后三话中,我也相信,如果没有弗兰秀秀,佐贺人民不一定会如此乐观地面对特大暴雨这样的灾情,并最终重新站起来实现revenge。这种整个城市在弗兰秀秀推动下的“成长”才是制作组对于“偶像”内涵真正的诠释

向死而生,而不是“像”死而生,才是这部作品真正想传达的。


参考资料

[1] 塔塔君Minkun. 知乎回答.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52235071/answer/1897594761
[2] MAPPA中文基站. 品尝宿命,再续SAGA ——《佐贺偶像是传奇 卷土重来》. 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11986859
[3] 源枫可奈樱. 【佐贺偶像是传奇R】整体评估、剧情梳理、终章整备,当之无愧的偶像番里程碑神作!. 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11839255
[4] 坠雨落星辰. 僵尸与希冀,偶像与梦想;——虽死犹生,向死而生。. 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11111610
[5] 百度百科. 偶像.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1%B6%E5%83%8F/20379933
[6] 萌娘百科. 佐贺偶像是传奇. https://zh.moegirl.org.cn/index.php?title=%E4%BD%90%E8%B4%BA%E5%81%B6%E5%83%8F%E6%98%AF%E4%BC%A0%E5%A5%87


下面是我对后续剧情的一点猜测(也期望制作组能够打我脸):
从佐贺事变以及第二季的最后三集里能看出,制作组将徐福的个人命运和佐贺的兴衰绑在一起,以避免讨论宏大沉重的主题,而且佐贺事变里的佐贺的命运其实也是对现在的佐贺命运的暗示。我猜测剧场版应该是这个系列的完结。经过了第一季第二季弗兰秀秀的推动,佐贺已经逐渐站了起来,并经受住了特大暴雨的考验,而之后肯定会逐步摆脱弗兰秀秀真正站起来。所以,剧场版的大致情节可能是弗兰秀秀遭遇危机,佐贺人民在明白弗兰秀秀是僵尸偶像之后,仍然帮助她们克服困难,最终完成一场完美的谢幕演出。佐贺不再需要弗兰秀秀,而弗兰秀秀则会迈向更大的舞台。


本文于2022年3月7日首发于B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