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早之前就听说了汤浅政明的新作《犬王》要在北京国际电影节上映的消息,于是在8月10号的中午我守在手机前在10秒之内抢到了16号晚上的《犬王》第一场电影票,也十分幸运地成为了北影节上第一批看到这部电影的观众。(在电影院还碰到了百京长颈鹿观影组团的《少女歌剧 剧场版》包场,也算是比较有意思的小插曲)警告:本文包含大量剧透,请酌情观看。此外,强烈建议在对源平合战有一定了解之后再观看《犬王》。
一、我所了解的汤浅政明
我是通过《四叠半神话大系》了解到汤浅政明这位监督的,当时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对于故事情节以及对于我自己的一些影响方面(具体可以参见我之前写的漫评),并没有过多地去关注监督的作画、演出、音乐等技巧(主要也是因为当时番剧阅历不多)。
后来又顺着《四叠半神话大系》的故事看了《春宵苦短,少女前进吧》才意识到自己发现了多么独特的一位监督。借用知乎@哈影小十君的话来说:
他的动画不能看,得甩起头来嗑
在日本番剧的画风日渐固定化、套路化、商业化的当下,汤浅政明的作品永远显得那么另类,或者说,充满了个性。不管还是《春宵苦短》中通过脑内会议的场景,搭配嘈杂的会议室背景音以及快速繁杂的争执对抗,来烘托出男主内心的纠结、不安、烦躁;
还是《乒乓》中为了突出人物的动作感,而对人物肢体以及面部进行的夸张又细腻的凸显(特别是鼻孔),对于一般观众来说,可能很难从中看到传统意义上的美感;
而更加夸张的《恶魔人 crybaby》的精彩作画更是几乎不可能放到这篇文章里进行评点(主要是怕过不了审)。即使是在我看来和汤浅并排的新房昭之,也不敢玩得如此大胆(即使是在新房的《不可思议的教室》中,人物作画在大部分时候还是十分保守的,只不过是玩梗玩得多)。如此大胆前卫而又充满了个人风格的作品也注定了将会是小众的作品。毕竟众口难调,监督如果选择了向观众和市场妥协就注定了风格上的趋同,真正能够站着把钱挣的监督还是极少数。
所以,在《犬王》结束之后,散场时,听到有人对这部影片评价不高或者表示没看懂,我并没有感到意外。因为,汤浅政明的作品是可以不带脑子去看,只是用心去感受的。
二、《犬王》的观影体验
在影片开始之前有一小段汤浅政明对于《犬王》在北京电影节上映的致辞,汤浅首先对电影的上映表示了祝贺,然后提到在电影的后半部分会非常有动感和节奏感,希望在场的观众们也能跟着一起动起来。
我在之前看了一些影评,听说了电影后半部分变成了近一个小时的mv的事,也并没有太多的惊讶。事实上,电影后半部分的摇滚片段以及歌舞剧片段中都加入了大量的清晰且有节奏的鼓点,再配合上剧中围观群众们跟着鼓点有节奏的击掌,让人有一种身处演唱会现场的感觉,可能这也是汤浅希望达到的效果吧。稍微可惜的是,在演唱会上观众跟着主唱击掌很常见,但是在电影院大家还是有些拘谨。不过我相信,等BD资源流出后,一定会有不少人感叹:这部片还是在电影院里看更有氛围。
下面梳理一下剧情(剧透警告!!!):故事发生在源平合战的坛之浦海战之后170年的室町时代,坛之浦出生的友鱼因为和父亲一起打捞三神器之一的草薙剑而失明,在前往京都的路上遇到了琵琶法师谷一并学会了弹琵琶并讲述平家的故事,在到达京都后,友鱼拜入当道座并改名为友一。另一边,京都的能乐大师,也是犬王的父亲,为了追求极致的能乐表演和魔鬼做了交易,以犬王的纯洁童真为代价获得了在能乐上极高的技艺。犬王出身之后就长着一副怪物的模样——没有右臂但左臂极长、全身遍布毛发和鳞甲、面部五官完全扭曲,因为小时候一直和狗在一起玩耍,于是垫定了之后“犬王”这一艺名。
犬王对能乐表演有很高的天赋,但因为自己相貌缘故一直没有舞台可以表演,友一则因为改名问题陷入了迷茫,同时也厌倦了传统的琵琶曲目,两人碰巧在一座桥上相会后一拍即合成为了好朋友。后来由于两个人都能够听见京都城内游荡的平家武士的鬼魂的声音,于是决定以自己的方式来改编平家故事,唱出这些鬼魂的心声来帮助他们成佛。具体做法是,友一在桥上以摇滚乐的形式来讲述犬王的故事,吸引群众去给犬王捧场,而犬王则在桥下自建舞台,以歌舞剧来讲述自己想象中的平家故事。犬王的第一幕剧是《腕塚》,改编自平忠度的故事,演出结束后犬王的手臂恢复正常;第二幕剧是《鲸》,改编自坛之浦海战的故事(这一幕剧的演出效果极佳,在电影院观看效果十分震撼),演出结束后犬王除面部以外的部分全部恢复正常。因为两人讲述的故事不同于正史,而且曲调新颖、感染力强,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此时,友一也决定将自己的名字改为友有(寓意:这里有我们,翻译的不是很恰当,还是建议自行看片体会),同时在全日本扩大自己剧团的影响力,让更多的人听到自己改编的故事。
犬王和友有私自改编并传唱历史故事的行为触犯了当时执政的足利将军,足利将军决定邀请犬王为他表演并设计除掉两人。两人明知是陷阱但毅然前往,犬王表演了第三幕剧《龙中将》,改编自《平家物语》中的《龙畜经》(这一幕的演出也十分优秀,不同于之前演唱会的风格,融入了芭蕾等多种舞蹈形式,曲调也更为高雅),演出结束后犬王的脸也恢复正常。
足利的阴谋没有成功,但他还是下令在全国范围内斩杀友有剧团的成员,并以友有的生命要挟犬王继续为他表演。犬王迫于无奈只能答应以后不再演出自己改编的故事,并从此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除了名字没有留下一部作品。友有则被背信弃义的足利最终杀害在河畔,死之前友有高喊:“记住我,我是来自坛之浦的友鱼。”友鱼死后魂灵一直不散,注视着京都的变迁,几百年之后犬王的魂灵找到了友鱼的魂灵,两人一如第一次在桥上见面一样又愉快地唱了起来。
电影改编自古川日出男的小说《平家物语 犬王之卷》,古川日出男自己也翻译过《平家物语》,对当时的历史文化深有感触,也想以自己的方式来讲述那段历史,于是才有了《犬王之卷》。电影中的舞台剧情节都是根据《平家物语》进行改编,剧中故事发生的背景、人名地名组织机构名也有十分鲜明的历史感,建议在电影之前先补充一些历史知识,即使像我只看过山田尚子的《平家物语》也行。这里强烈推荐UP主松野小路的科普视频:
【汤浅政明】一个视频看懂《犬王》!最详尽历史文化、创造理念解析![松野小路]
三、他们曾经活过啊
我相信会有不少人给这部作品打低分,不只是因为观众并不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而导致看得迷糊,也不止因为很多人忍受不了冗长而又略显乏味的摇滚乐和舞台剧,还因为这部作品在叙事上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友鱼从传统转向摇滚的过程太过于突然,群众的反应不合逻辑,最后戛然而止的结尾有些潦草,摇滚和舞台剧的剧情对于人物塑造并没有起到太大推动作用等等。
但是在我心中,这是汤浅政明超越自我的又一次尝试和突破,在经历了《日本沉没2020》低潮之后的再一次崛起。仅就我浅薄的电影和番剧的阅历,我还没没有见过哪一部动画能够以这样夸张而又大胆的形式来对历史进行解构和重现,也没有哪部动画敢于在剧中插入一半时长以上的歌舞表演(少歌剧场版除外)。犬王本身是历史上真实存在过的人物,在汤浅政明心中,犬王之于当时的社会就如同现在的明星之于我们一样。用存在于几百年的摇滚乐这种形式来塑造犬王和友鱼的形象,这种荒诞、怪异但又独具一格的风格既符合汤浅自己的创作理念,也和古川写小说的初衷十分契合。
写到这里,我不禁想到了あいみょん(爱缪)那首知名的歌曲《生きていたんだよな》(她曾经活过啊)。电影中犬王和友鱼因为听到了游荡人间无法成佛的平家武士的鬼魂的故事,才决定将他们的故事传唱下去,因为虽然没人记住他们的名字,但他们曾经活过啊。友鱼后来将名字改为友有,也是因为“他们就在这里”。汤浅想要将犬王的故事搬上荧幕,也是因为这样一个没有留下作品的艺术家在历史的长河中曾经闪耀过。就像《生きていたんだよな》中爱缪对于生命的热切渴望以及对于死亡的尊重也是通过嘶吼来发泄出来,或许也只有摇滚这种感染力极强的表演方式能够真正传达这一主题。成功也好,失败也罢,悔恨也好,遗憾也罢,最后都融入到了夜晚的篝火、激昂的歌声以及满天的繁星之中。
这部作品的诞生,只是因为他们曾经活过啊!
参考资料
[1] tsuga. 汤浅政明・在挑战中学到的(持续更新中). https://bangumi.tv/blog/308051
[2] tsuga. 【译】重现十二世纪史诗的迷幻动画摇滚音乐剧. https://bangumi.tv/blog/306619
[3] 松野小路的动画笔记. 【汤浅政明】一个视频看懂《犬王》!最详尽历史文化、创造理念解析![松野小路].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1A4y1d7GW
[4] 哈影小十君. 知乎回答.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3935690/answer/257370140
最近因为事情比较多,挺久没有写漫评了,等以后可能会考虑逐渐将重心转到书评和影评这种耗时相对较少的工作上吧
本文于2022年8月15日首发于B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