蔷薇色的青春——《冰菓》漫评


在B站追番期间曾几次在侧边的推荐栏看到了《冰菓》,但对于这部名字起的不明不白的番,我却从来没有点开看过。直到前一段时间,偶然间了解到因为某些原因,B站删除了《冰菓》里的一些情节。“我很好奇”,这究竟是怎样的一段剧情呢?于是,我的补番之路就此开始。但当我看了3集之后,这段剧情是什么对我来说已经不重要,我也不在乎了。

可能是我看番少的缘故,这部动画可以算的上是我看过的动画里画面,人设,内涵,剧情综合评价最好的一部。就画面来讲,京阿尼的作画从来都是吹爆的。无论是对于人物面部,颈部等细节的刻画,还是对于光影的把控,全作几乎每一个画面的构图都是有讲究和深意的。对于需要细腻的感情表现时人物的不经意的动作,黄昏的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落在千反田的脸上,以及第22集最后夕阳把天空染成蔷薇色映衬着两个人的背影…类似于这样的细节和构图实在太多了,每一个看过的人都对此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网上也有很多大佬对此做了深入的分析,我就不再一一赘述了。当然,这也得感谢那些名字列出来几乎占了op一整面的原画家们。(第一次看op时,我还寻思怎么会有人做出把制作人员的名字排一整面以至于遮挡了动画这种事的)

而对于人设贡献最大的,无疑是原作米泽本人了,米泽作为以写小市民小人物见长的作家,塑造的这4个主人公形象也十分典型。虽然典型的形象也会因为过于典型,而让经常看番的人产生厌倦感,但在《冰菓》里我却没有这种感觉,为什么?因为这些人物很真实,当然这里的真实是去掉了动漫公司为了塑造人设而表现得过于夸张的情节,同时也因为这些人物都在成长。折木很像现在的某些大学生,奉行“节能主义”,能不做的事情就不做,必须做的事情尽快做,不愿意插手其他事,能宅在家里或者寝室就绝对不会外出,对此我上大学以来一直深有感触。而福部里志则是另一类人的代表,开朗活泼,社交广泛,在外人看来是个乐天派,实则内心也很痛苦,但又无人能够倾诉,成天生活在自己无论怎么努力也达不到的天才的阴影下。

两个人的生活在动画的前几集其实都不是蔷薇色的(这也是为什么本文的封面上两人相隔很远地站在灰色的背景前),但这也正好印证了动画的第一个op,也是全作的一大主题:成长。没有变化的人物,没有成长的青春,怎么会吸引人呢?在千反田的影响下,折木逐渐开始关注他人的感受(这在《峰峦是否放晴》里表现得尤为明显,我推测千反田也是在这个时候才开始真正对折木有爱慕之意的),开始做一些之前根本不可能做的事,生活也逐渐从灰色变成了蔷薇色。而福部里志的成长则更值得研究,也更有意思。虽然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福部都一直是折木的好朋友,但好朋友之间也会有比较竞争和羡慕嫉妒。直到十文字事件,福部才真正意识到自己和折木在天资上的巨大差距不是自己可以通过努力就能弥补的,当然这也是“库特利亚夫卡的排序”这一整个故事想要表达的主题(虽然在之前的放映会事件里这种羡慕嫉妒之情也有过些许表露)这就是一个人成长的第二个阶段:意识到有些事情不是自己努力就能实现的。但可能是碍于朋友情面或者其他原因,福部一直没有在折木面前真正表露出这种感情,直到第21集的巧克力事件。但我也相信,自从第21集之后,福部也开始他的第三个阶段的成长:纵使知道一些事情是不会有结果的,但仍然尽力去做。说了这么多,相比于天才到只能仰望的折木,还是福部更加真实。

《冰菓》在B站上的标签是校园,推理,如果有人硬说这是一部打着推理旗号的校园恋爱番,我也不反对,但不一定所有的推理故事都得围绕着犯罪来展开,这些生活中的小事如果推敲起来也是别有一番风味的。可惜并不是所有人都能体会到这一点,从各类资料上来看,《冰菓》前三集的弃坑率劝退率是十分高的,直到现在也有人认为剧情是《冰菓》的硬伤。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也就不再继续分析了。但仍然想提一点,也就是十分欣赏动画原创剧情第11.5集。折木在经历了放映会事件之后就一直为自己的行为感到后悔,并打算继续“节能”下去,如果真是这样,折木就又变回了最初的那个折木,为了使情节连贯,人物形象更饱满,同时也为了给观众发福利,动画在改编的时候加入了第11.5集,通过千反田的一句话让折木重拾信心,十分巧妙。

如果把《冰菓》类比到中国来,可能没有那个商业动画公司会在自己的动画里加入和那段历史相关的情节,因为这个话题太过于沉重,同时《冰菓》这个名字也和剧情并无太大关系,反而会使某些像我一样的人在看到名字后感到莫名其妙而不愿入坑。但这也正说明了,这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推理番或者校园番,它的内涵也并不是轻松的。有对于历史事件的反思以及个人在社会大环境下的渺小与无助的感慨,有对于天资和努力关系的探讨,同样也有对于日本社会阶级的批判和当代青年生活现状的思考。正是这些内涵使得《冰菓》变得与众不同。千反田最后和折木谈到自己的未来计划,并邀请折木,其实也是作者借千反田之口来劝诫各位青年从自己的小空间里走出来,投入到社会的发展之中,贡献自己的力量。网上的分析还有很多,这里我就不再展开了。

第22集结尾处的表白也是含蓄得让人心动,将只字未提的爱情通过语言,动作,神态,环境,音乐表现得淋漓尽致,实在是我看过的文艺作品里最为含蓄但又让人心悸的表白。(这里指的是折木假想中的回答)最后两人关系也是定格在了最微妙的一瞬,没有确定的结果,但留给了观众足够的想象空间,这样的结局也是我十分欣赏的。考虑到米泽的写作情况,我认为《冰菓》也没有必要拍第二季,让这份美好停留在此刻就足够了。


本人看番较少,第一次写漫评,望大家多多包涵。


本文于2019年6月6日首发于B站